<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新闻
        检察新闻
        禁止价格欺诈新规本月起施行,明确七种行为算欺诈
        时间:2022-07-11  作者: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 |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今年7月起施行。《规定》明确七种典型价格欺诈行为、不再过多限制经营者的标价方式、灵活规定网络交易明码标价的形式,对于明码标价规则和价格欺诈行为的认定更加科学合理。

          明码标价不能简单理解为仅标示价格,经营者还应当标示与价格密切相关的其他信息,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对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价值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减少价格欺诈的发生。

          如某饭店宣称某菜品打八折销售,但消费者结账时才被告知须“达到最低消费标准”方可享受八折优惠。根据《规定》,经营者的此类行为属于不标示或者显着弱化标示对消费者不利的价格条件的表现,属于价格欺诈。

          《规定》明确七种典型价格欺诈行为:

          ➤ 谎称商品和服务价格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 以低价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以高价进行结算;

          ➤ 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 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使用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数字、图片或者视频等标示价格及其他价格信息;

          ➤ 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

          ➤ 不标示或者显着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 通过积分、礼券、兑换券、代金券等折抵价款时,拒不按约定折抵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