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本院介绍   新闻中心   检务公开   检察文化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先进风采
        徐光岩: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更好—— 国家检察官学院大连分院专访
        时间:2018-09-1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小院儿说:听说要采访一位资深女检察官,小院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恶补了一系列关于女检察官的法网柔情故事,以期在采访中营造出相见恨晚的氛围,甚至扒出了网上关于“最适合女生选择的九大专业”,意外的发现,位居第九的才是法学专业,那么,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浪漫女生选择了法学专业又是怎样一种体验呢?本以为张明楷教授所说的“法学是典型的先苦后甜、胜者通吃的长线专业。你们必须经受各种痛苦的经历,无法承受的人趁早出局。入学第一天你们就应该知道,这个专业要背最厚的书,参加最难的考试,忍受最低的就业率,更重要的是,必须在精神上脱胎换骨……”云云应该是所有法学专业的学子,当然也包括女检察官们津津乐道的至理名言,于是根据了解到的资讯在脑海里勾勒出了受访女检察官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的“高大上”形象。然而,当真正面对这位受访女检察官时,她的云淡风轻,她的积极乐观,她的严谨细致,她的热情开朗瞬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也许正是因为她不同寻常的“接地气”才成就了她当初的梦想,取得了非凡的业绩。她,就是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案件管理处负责人、检察委员会委员——徐光岩。

          出生于1973年11月的徐光岩主任,199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专业,2002年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从检23年,她先后在民行检察、侦查监督、公诉等司法办案部门工作,后因工作需要,从公诉部门调整到法律政策研究室(与案件管理处合署办公)工作。她既有丰富的司法办案经验,又有精湛的检察调研和案件管理经验。办理刑事、民事案件近200件,无一起错案。注重钻研检察理论,调研能力得到高检院和省市院的普遍认可。作为综合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多年来,她始终不畏困难,勇挑重担,默默承担着检察调研、案件管理、文字综合和检察信息、司法改革办公室等多项工作职责。尽管工作繁杂、压力很大,但她始终秉持“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更好”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两次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2016年,又被高检院评为首届全国检察调研骨干人才,是全省入选的5人中唯一的一名基层检察官。2016年,被省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业务专家。2017年,被365体育比分_beat365中国_beat365网页登录政法委、市法学会评为全市第一届优秀青年法学法律专家。曾获辽宁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省优秀女检察官、365体育比分_beat365中国_beat365网页登录“三八红旗手”、365体育比分_beat365中国_beat365网页登录“巾帼建功标兵”、365体育比分_beat365中国_beat365网页登录十大检察业务能手、365体育比分_beat365中国_beat365网页登录检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八次。她所负责的研究室被高检院研究室确定为基层工作联系点……

          小院儿面前的徐光岩
          性格开朗的徐光岩主任,闪亮的眸子里写满了笑意,所有情绪都表现在脸上,不会在内心深处存留任何负面的情绪和意识。 也许正是这样的简单,才格外招人喜欢,在单位,她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心她的领导,有敬重她的下属,在家里,有深爱她的丈夫,有一刻都不想离开她的读高二的儿子。在厚厚的卷宗里默默工作的她,认真严谨的样子,让人看起来那么神秘,让小院儿有一探究竟的冲动。她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决定的事情一定会做好,不管有多困难,都不会轻易放弃!这种要强,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
          作为当年黑龙江省海伦市的高考文科状元,志愿是父亲代为填写的。父亲知道女儿喜欢法学专业,又不希望女儿离家太远,所以为她选择了吉林大学法学院。至于为什么喜欢法学专业,徐光岩主任不置可否,无他,就是喜欢,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也从未觉得法学有多难。如果一定要为她找一个选择法学的理由,那就是她认为法学是神圣的。
          她说自己小时候并不是特别优秀的人,考高中时还是因为父亲的关系被“照顾”到重点中学,之所以能够逆袭,要感谢读高一时的班主任,第一次模拟考试,在全班50人当中,她考到第30名,班主任鼓励她说“入学时你还是垫底的,现在提前了二十名,你要是再努力努力一定会更好的”,年轻的徐光岩就因为老师的这句话,从此人生仿若开了挂一样,她开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管哪方面,总是告诉自己,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更好,不是最好,是更好!

          小院儿了解到的徐光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自己搞调研、出成果是不够的,把调研工作打造为该院“品牌”,一直是徐光岩追求的目标。她认为,应该利用好院里年轻人多、高学历人才多的优势,把他们办案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特长充分调动起来。在她的带领下,该院已形成了400余篇优秀检察调研成果,培养了一批调研骨干,在省、市院优秀调研成果和检察理论研究人才评选中,该院都是获奖数量最多的基层院。
          “百花齐放”,不仅仅在于她培养了一批优秀调研人才,也体现在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在调研领域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她还勇担重任,毅然担负起了案管工作,并同样干得有声有色。从最初单一的案件质量管理,到现在一体化的“案件集中管理”,案管工作范围不断在进行调整和充实,质量管理、案件督察、检委会、制度建设、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等近十项案管工作经验在全省会议交流或文件转发。

          她始终注重结合检察业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承担和参与重点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深入实践、开展调查、分析案例,形成了一批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课题成果。其中,牵头和参与完成高检院重点课题8项,参与高检院中国检察官文联《中国检察文化理论研究文库》中的《检察职业行为研究》书籍编写工作,连续多年担任省检察院重点课题组组长,完成的课题均获评全国或全省优秀检察调研成果。立足基层实际,积极在推进立法完善方面发挥作用,参加高检院组织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研讨会,提出修改建议,加强对检察职权配置等基础理论研究,7篇调研成果在全国检察理论年会、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等全国学术会议上交流。与大连海事大学、中国刑警学院等高校专家合作开展课题研讨,完成省市级重点课题7项,围绕中心工作,承担金普新区“十三五”重点课题1项,课题质量得到专家们的广泛认可。

          检察调研领域里的徐光岩
          作为基层调研人员,立足实践开展调研始终是她坚持的理念。而丰富的司法办案和综合业务经历,又为她开展深入的业务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她紧密围绕业务实践和工作机制、方式创新开展研讨,对该院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加以理论提炼,撰写不捕理由说明、命案讯问同步监督、检察长列席审委会、轻刑案件快速办理、附条件逮捕规范化等方面20余篇业务调研文章,在《检察日报》《中国检察官》等国家级报刊发表或学术会议交流,既推广了该院特色亮点工作,也为促进这些工作的持续创新发挥了理论指引作用。为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她还经常深入司法办案一线调研,撰写完成诉讼监督、自贸检察、业务考评等方面专题调研报告30余篇,多篇转化为该院工作意见、业务工作制度或者被省市检察院采用、推广,促进了业务工作的创新开展。
          她始终将调研成果质量摆在首位,有针对性地确定调研选题,开展缜密的分析论证,共形成70余篇优秀调研成果。这些成果中,6篇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优秀调研成果,36篇在《人民检察》等法学核心期刊和国家级、省级法学报刊发表,19篇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调研成果,18篇在省级学术会议交流获奖,调研业绩始终在全省基层检察系统名列前茅。作为理论研究类的全省检察业务专家,针对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中尚无检察调研类课程的情况,她结合自己多年调研体会,总结检察调研的方法和技能,承担完成了省检察院《检察调研的方法和技能研讨》精品课程研发任务,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上报高检院。因调研业绩突出,她还多次在省、市检察理论年会、座谈会上作调研经验介绍,为干警开展调研专题培训,为提升本地区整体调研水平发挥了应有作用。
          作为该院调研工作负责人,她积极打造调研业务品牌,自觉发挥示范作用,该单位调研工作始终位居全省基层检察调研系统的领先位置。在省、市院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中,都是获奖数量最多的基层院;在省检察院组织的两次全省检察理论研究人才评选中,也是获评人数最多的单位。2016年,她所负责的研究室被高检院研究室确定为工作联系点,是全省基层检察调研系统仅有的两个工作联系点之一。成为高检院基层工作联系点以来,她加强了对该院调研工作经验的总结,及时向高检院上报基层调研工作动态,3篇调研工作经验被高检院《检察研究参考》采用,1篇被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期《检察调研》采用。

          同事眼里的徐光岩
          身兼数职的她,始终对自己、对工作严格要求,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案件管理工作中,她坚持规范与创新并重,建立十余项工作机制,创新履行案件评查、流程监控、检委会等职责,11项案管工作经验在全省案管工作会议上交流或被省检察院案管部门文件转发,1篇检委会工作经验被高检院《检察委员会工作情况》采用。她所负责的检察信息工作连续多年位居大连地区各基层检察院前列,被省检察院确定为省检察信息直报点。作为该院司改办负责人,自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起草制定该院20余项改革配套制度和文件,对上级院下发的改革配套制度征求意见稿提出近百条修改建议,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生活中的徐光岩
          文字工作很枯燥,有着与业务工作不一样的辛苦。白天要处理部门里的各种事务性工作,很难安安静静写点东西,只能晚上开夜车。很多调研材料要得急,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别人双休她单休,别人放假她写稿,几乎成了她生活常态。文字工作也很辛苦,常常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眼睛近视加重了,手指僵硬得回不过弯,肩周炎的毛病也在不知不觉中找上门来,但她从不喊苦喊累。为了缓解肩颈负担和放松紧张大脑,她爱上了打乒乓球。爱好是业余的,球技却是专业的,她在市、区举办的乒乓球比赛上囊括大小奖项也是家常便饭,“既然做了,就做到更好”,果然是名不虚传。

          在采访临近结束时,小院儿多少有些遗憾,因为相信大多数读者也和小院儿一样,非常想知道“家人眼中的徐光岩”是怎样的,不知道儿子眼中的妈妈是怎样的,丈夫眼中的妻子是怎样的。说到孩子,徐光岩很是自责,她内心深处更希望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孩子,然而因为工作关系,她很少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是她一直以来难以言说的痛,也许孩子长大了之后,能够理解妈妈的苦衷。不过让她欣慰的是,即便她和爱人都因公职在身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则是用自己的努力告诉父母,他能行。儿子喜欢弹钢琴,徐光岩也因此喜欢上了钢琴曲,她说教师节到了,她想通过小院儿转达她对检察系统全体兼职教官的祝福,同时也要祝福她读高一时的班主任,她想把钢琴曲《秋日私语》送给各位老师,在这样一个美丽的秋天,希望所有奋战在教育战线的老师都能够硕果累累,桃李芬芳。同时她也希望所有年轻的检察人员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薄发,为检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最后,徐光岩主任祝检察官学院越办越好,公众号“小院儿”能够推出更多喜闻乐见的学院人、学院事。在这里,小院儿也衷心的祝福徐光岩主任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阖家幸福。

         

        编辑:刘振民  白晓军

        典型案例 案件信息公开
        工作报告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版权所有: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