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全省基层检察院中唯一一名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
说到从事法律政策研究工作的人,你眼前呈现的形象是什么?白发苍苍?做事一板一眼?当记者见到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徐光岩的时候,这些固有印象全都被推翻了。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走廊上就听到了她开朗的笑声,一打照面,身材娇小的她却能量满满,谈到工作,她当即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妙语连珠、引经据典,不愧是大连检察系统有名的“才女”。
始终担当“排头兵”
从当年黑龙江省海伦市的高考文科状元,到后来吉林大学法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再到现在的全省基层检察院中唯一一名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一路走来,凭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信念,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各项工作中,她始终担当着“排头兵”的角色。
8年办案工作,她所办案件无一错漏。14年的检察调研工作,她笔耕不辍,载誉颇丰,研究领域涵盖了各项检察业务,撰写业务调研文章70余篇,成果得到了广泛的推介和认可:5篇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优秀调研成果,6篇在全国检察理论年会等全国学术会议上交流,32篇在省级以上法学报刊发表,19篇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调研成果……调研文章的发表、获奖层次始终在大连地区乃至全省基层检察系统名列前茅,赢得了各方赞誉。
在辛苦枯燥的检察调研岗位上,她一干就是10多年。“干一行,钻一行”!对于自己,她的要求总是那样严格而苛刻,哪怕这项工作再平凡、再普通。从检20多年来,她连续11年获评优秀公务员,多次入选全国、全省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全省检察业务专家,被评为辽宁省检察系统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女检察官、365体育比分_beat365中国_beat365网页登录巾帼建功标兵、365体育比分_beat365中国_beat365网页登录三八红旗手、365体育比分_beat365中国_beat365网页登录检察机关“十大检察业务能手”、365体育比分_beat365中国_beat365网页登录检察系统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八次,嘉奖五次。同事们开玩笑地说:“荣誉比履历都长啊!”
枯燥工作中自得其乐
文字工作很枯燥,有着与业务工作不一样的辛苦。白天要处理部门里的各种事务性工作,很难安安静静写点东西,只能晚上“开夜车”。
当然,很多人都加过班、熬过夜,但是经常加班、把工作当做生活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很多调研材料要得急,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别人双休她单休,别人放假她写稿,几乎成为了她的生活常态。
因为家离单位远,把工作带回家熬夜写稿对她来说也成了家常便饭。她的爱人在法院工作,经常出差,孩子还小,也需要照顾,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徐光岩身上,有时候工作实在忙不过来,她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姥姥家,自己一个人继续写。
工作辛苦必然带来身体上的劳累。文字工作既是脑力活,更是一种体力活,电脑前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眼睛近视加重了,手指打字打得僵硬常回不过弯,肩周炎的毛病也在不知不觉中找上门来,但徐光岩从不喊苦喊累。为了缓解颈椎疼痛,她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电脑显示屏架高在一摞书上,这样看电脑就不会那么吃力。这一招果然有效,还引得全院都纷纷效仿。徐光岩还是个乒乓高手,在市、区举办的比赛上也获过不少奖项。大家都说:“这女子真是文武全才啊!”
在前行中不断地超越自我
用调研提升素质,引领自己走进检察业务大课堂,这是徐光岩从事调研工作的初始想法。为此,她每年都为自己定下2至4个调研题目开展研究。随着对检察调研工作认识的日益加深,使她在关注成果质量的同时,更重视成果能否对检察实践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
“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工作机制和方式创新的研讨才是基层检察调研的根基所在。”为此,她将自己的研究视野重点定位于司法实践问题,提出了许多工作创新以及立法、司法解释完善建议,比如出庭公诉的举证范围、原则及方式,刑事立案监督权的配置,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制度等等。
一些法学报刊刊载她撰写的调研文章后,有的检察院还专门来到大连开发区院进行交流学习,这让她深切地感受到了检察调研对于检察实践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做好检察应用理论研究的信心和决心。
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调研业绩,无怨无悔的辛勤付出,苦中作乐的良好心态,使徐光岩在众多理论人才中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全省检察调研系统的专家型人才。荣耀成为她不断前行的动力。她开始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级重点调研课题任务,这也使她的调研能力有了更加广阔的提升空间。
她主持完成最高检重点课题一项,参与最高检中国检察官文联检察文化理论文库《检察职业行为研究》一书的编写,主持和参与完成省检察院6项重点课题,连续三年担任省检察院重点课题组组长,与高校专家合作完成4项调研课题,参与完成大连金州新区一项“十三五”重点课题,多次在省、市检察理论年会上作调研经验介绍,为检察干警作调研专题培训……肩负重点课题和培训任务,她学习更加自觉,钻研更加刻苦,在前行中不断地超越着自我。
把普通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自己搞调研、出成果是不够的,把调研工作打造为本院业务工作“品牌”,一直是徐光岩所追求的目标。她认为,院里年轻人多,高学历人才多,他们既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又兼具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一定要把大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仅要坚持“精品调研”思路,更要大力倡导“群体调研”之风。在她的带领下,该院目前形成了400余篇优秀检察调研成果,培养了一批调研骨干,检察调研工作多年来在省、市各基层检察院中名列前茅,在省、市院优秀调研成果和检察理论研究人才评选中,该院都是获奖数量最多的基层院。
“百花齐放”不仅仅体现在她培养了一批优秀调研人才,也体现在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在调研领域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徐光岩还勇担重任,毅然担负起了案管工作,并同样干得有声有色。
十年来,她始终把重点放在抓“严格、规范、准确”六个字上——严格质量管理、流程监控,规范统一受案结案、检委会、律师接待,准确开展统计、考评。从最初单一的案件质量管理,到现在一体化的“案件集中管理”,案管工作范围不断在进行调整和充实,质量管理、案件督察、检委会、制度建设、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等近十项案管工作经验在全省案管工作会议交流或被省院案管部门转发,考评工作经验在全省考评工作会议上作大会交流发言。
就在最近,徐光岩被评为“首批全国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同时入选第二届辽宁省检察业务专家(检察理论研究类)。没有办理大案要案的光辉灿烂,但她把普通的事情做实、做好、做精、做优,就是不平凡,就是成功。
现在,省检察改革已经正式启动,作为大连开发区检察院改革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她需要负责绝大部分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面对未知挑战和大量任务,她依然笑得自信,“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这既是她执着的工作信条,也饱含着她对检察工作的一份最朴实、最平凡的情怀。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对她最契合的形容。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对她最生动的写照。她是工作上严谨认真的“徐主任”,也是生活中热情乐观的“光岩姐”。相信在她的努力和带领下,大连开发区检察调研工作一定会结出更多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