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陷入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洪流,自媒体吸引眼球的标题比比皆是,迫使我们不自觉的点开一个个公众号、新闻等界面浏览不停。一经思考我们会发现,在被迫吸收这些信息的同时,时间悄然溜走,我们的脑袋依然空空如也。这被叫做“现代科技对我们注意力的干预措施”,它使人们的注意力变得分散,比如经常忘记处理重要的事情,比如当你想要投身工作的时候却总是被意外的消息弹窗、微信群里分享的公众号文章、朋友同事间无意的聊天所打断,久而久之拖延症越发严重,方向感逐渐缺失,一部分人甚至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焦虑。
《认知迭代》这本书的作者卡罗琳威廉姆斯以其自身的有趣视角对以上现象作出了解释。作者为了解决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去参加了一项大脑强化训练,在经过三天枯燥且成绩令人绝望的训练后,作者突然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得到了强化。她写道:“受过该训练帮助的人都会进入这样一个阶段,他们发现自己比以前更具有元意识,他们会在完成任务的时候,看到自己在想着其他的事情。”大脑学家的研究指出另外一种可能:要解决注意力有限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减少大脑需要同时处理的事情,而是应该让大脑做更多的事情。可能的原因是,如果有太多需要考虑的事充斥了我们的感官,我们就没空儿分心走神了。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屏蔽掉使你注意力分散的事物,而是使注意力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你的注意力在出现你真正想关注的内容时,可以马上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心流(flow)”状态。我们的大脑确实倾向于坚持某种固定的模式,比如根据地标进行导航,但稍加训练也可以改变策略,我们只需要知道自己可以改变策略就好。作者的建议是:最理想的状态并不是将“走神”模式关闭,而是“拥抱波动”,学会让大脑在专注和走神两种状态中循环。如果能够更好地控制大脑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切换,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和大脑应对任务的概率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如何控制大脑切换状态,作者在本书中列出了如下几种方法:户外锻炼、参加正念冥想课程、时常放飞思绪以重置大脑、认知偏差训练、尝试获得“数学头脑”,学会逻辑思考等。
作为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读者,读完本书开始尝试上述方法,期待早日摆脱碎片化信息的困扰,让大脑达到轻松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