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本院介绍   新闻中心   检务公开   检察文化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文艺作品
        “好书我推荐”——《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时间:2020-12-10  作者:吴晓楠  新闻来源:  【字号: | |

          《局外人》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是由法国着名作家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他也凭借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的开头就是主人公默尔索的母亲去世,而他并不感觉悲伤,甚至记不起来母亲的年纪了。在母亲的葬礼上,他表现得很冷漠,没有掉一滴眼泪,也并不想去打开棺材看她最后一眼。他只是感觉死亡很平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并不会因为死去的那个是自己所爱的妈妈而产生难过的情感。他在这场葬礼中感受到的真实情感大概只有疲惫。葬礼结束之后,他又一次回归了平静的生活。他不在意昨天刚刚参了母亲的葬礼而去和女友约会,看喜剧电影,他不在意是不是基于爱自己的女友而同意与之结婚,他不在意工作中获得了一个很好的晋升机会而只是希望不要改变现有的生活,他不在意与之交往的朋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一切好像都无所谓,只是诚实地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生活的局外人。

          然而,生活的转折不期而至,在和朋友去海边度假的时候,默尔索偶遇了朋友的仇家并且出于防卫目的开枪杀了人。在庭审过程中,默尔索并不认为自己有罪也不忏悔,他不说假话也不为自己辩解。检察官则用默尔索之前参加母亲葬礼时的冷漠无情以及葬礼结束后能够马上与女人谈情说爱,来证明他是一个拥有罪恶灵魂的人,甚至是个“带着罪犯的心理埋葬了自己的母亲”的人,请求判决他的死罪。默尔索最终被判处绞刑,他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开始畏惧死亡,但是很快又释怀了,人早晚都会迎接死亡,因此他开始平静的选择接受,甚至感受到即将解脱的幸福。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默尔索可以说是一个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检察官认为他麻木不仁,心怀罪恶,他的朋友们知道他诚实又善良,而作为读者,我认为他真实又独立。冷漠并不是罪恶,他也绝没有做恶事,他只是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报以真实的疏离。现有的社会有时会让我们不自觉间就开始随波逐流,希望成为那个合群的“局内人”。并不是说合群不好,愿意并且善于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很好,人正是在表达与沟通中认识彼此、建立联系的。可是一个不愿意去表演,只是最真实的展示自我的诚实的人也值得尊敬,一个独立的人能够做自己思想与行动的主宰者,他拥有可贵的自由。正是因为不被同质化,坦然做自己是很难的,所以才更可贵。正如书中所说的“最后我只能跟自己说,最通情达理的方式就是不要勉强自己”。祝愿每个人都能不被困于局内,并不过多的考虑未来,也不总是怀念过去,不勉强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典型案例 案件信息公开
        工作报告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版权所有: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