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非羁码’APP,然后注册,输入身份证号码……”检察官在现场耐心指导辖区内被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进行“非羁码”APP的安装注册与使用。

所谓“非羁码”,是一款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外出提醒、违规预警、定时打卡和不定时抽检等多重功能的手机软件。“非羁码”的运用能确保被监管人在必要的管控下回归日常生活,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检察机关能够第一时间快速部署、稳妥处置,实现对非羁押人员“云上”监管、“码上”行动。
大连高新区检察院深刻认识到“非羁码”运行的意义和对实际工作的促进作用,第一检察部快速行动,按照市院部署组织辖区非羁押犯罪嫌疑人集中学习,现场指导安装使用“非羁码”,并详细说明取保候审规定、定期打卡的重要性,同时告知不按要求执行的后果,对犯罪嫌疑人主动遵守取保候审规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犯罪嫌疑人纷纷表示将严格遵守规定,服从管理。

“‘非羁码’的使用,使我们实现了对非羁押人员全时监控,在有效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第一检察部负责人潘龙在谈到使用体会时这样说。目前辖区在办案件被采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19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完成“非羁码”的注册,并正常运行。

为促进“非羁码”更加高效运行,高新区检察院还提议侦查监督与协作办公室召开了专题会议。会上,检察机关通报了“非羁码”上线运行情况,并就监管系统端口前移,在侦查阶段即使用“非羁码”,使监管过程无缝衔接等事宜进行协商。此举得到公安机关支持,近期该监管系统将在公安机关试运行。
“非羁码”的全面试运行,是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在正确把握逮捕条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有力保障,是落实“数字检察”工作部署,打造立体式数字监管体系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高新区检察院将在“运行、总结、再运行”的基础上,努力促进公检法三机关共同使用“非羁码”系统,并以此为契机强化诉讼监督,降低诉前羁押率,全面提升监管效果。